新疆天山:共享遗产的旅游价值才可持续发展
www.seelvyou.com     2013-06-28 10:17:41    来源:新疆经济报    点击:

  申遗成功后,可以预见的是,将有更多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那么,如何兼顾游客与牧民的需要,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思路中找到平衡?

  杨兆萍说:“成功申遗,不只是让新疆多了一处世界遗产,它最大成功之处,应该在于共享遗产的旅游价值,带动当地人致富,念好"生意经"。”

  据天山天池风景区管委会资源保护管理处处长高峰介绍,天池景区在旅游旺季,正常情况下,日接待游客量在10000人以下,以后,预计会上升到20000人,面对申遗成功可能会出现的游客“井喷”现象,今年,天池引进了20辆宇通客车(600066,股吧)作为区间车,补充高峰期的不足,即将开放的西王母景区等新景区,还在景区之外规划设计了天山天池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文化产业园区,把和旅游相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全部规划建设在这些区域内。

  “新疆远离国际国内市场,客流压力其实没那么大,真正造成环境重压的是放牧问题,”杨兆萍说,“在遗产地进行合理的容量控制是有必要的,然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研究出在不同的遗产地,到底多大的载畜量才算合理?”

  杨兆萍说:“自申遗以来,自治区就进行了限牧、禁牧,去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来疆考察时提出建议,不能长期限牧,限牧也会造成草场退化。”

  “我认为,应该提倡一种景观畜牧业,这种畜牧业不是为了养多少只羊,产生多少经济效益,而是为了营造一种和谐的景观美,”杨兆萍说,“在精华的景观区,提倡适度放牧,达到一种合理的草原平衡。”

  杨兆萍说:“在新疆天山区域里,大部分地方都是传统的放牧地,有很多人世世代代都在放牧,通过限牧、禁牧政策来保护遗产地时,是牺牲了一部分牧民的利益的,所以,在遗产地开发时一定要注重当地人的利益,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杨兆萍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美国大峡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那里是印第安人传统的居留地,尽管当地经济不发达,但有举世无双的旅游资源,于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印第安人组建了自己的旅游大巴公司,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都是坐他们的旅游大巴,所有的商品、商铺,也都是由当地人经营。

  “这种模式虽然在前期的旅游开发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为了长久地和谐发展,必须优先保证他们的利益。建议在遗产地划定的景区范围,由当地牧民经营商铺、餐饮等,”杨兆萍说,“因为只有当地人得到了合理的利益收成,他们才能拥护,支持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今年6月,天山天池风景区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园正式开园。在此从事旅游业的102户牧民都是为了保持天山的自然景观而搬迁下来的。为解决他们搬迁后的生计,阜康市和天山天池风景区从每年的门票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补贴给搬迁牧民。同时,由阜康市政府控股的西域旅游开发公司联合当地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共同经营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园,并前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其进行大规模提升改造。现在,在风情园中从事旅游业的每户牧民年收入都能达到4万元以上。

  张教军也表示,解决牧民的增收问题,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着手申遗以来,巴音布鲁克景区周围的农家乐、牧家乐由原来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155家,以后,因为禁牧、限牧而剩余下来的劳动力,也将成为景区及周边服务行业的最佳人选。

  包力岱祖祖辈辈生活在巴音布鲁克景区核心区,2012年6月,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反复思考后,他卖掉了家里一半的牲畜,搬离了景区。

  因为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刚搬下来时,他不会种地,也不会育肥,家里收入一直不高。前不久,包力岱开了家牧家乐,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接近1万元。包力岱从心里感到自豪:“我不仅为申遗工作作出了贡献,还学会了经商。”

关键词:新疆 天山  旅游价值 

上一篇:山西海选16位“旅行侠”体验山西游

下一篇:专访洛杉矶旅游局驻华CEO:中国游客应理性消费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