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救援队的身份尴尬:我们救驴友,谁“救”我们?
www.seelvyou.com     2013-06-22 21:50:23    来源:华商网    点击:

  每年5月至10月是驴友进山的高峰期,遇险事故也因此频发。从一次次搜救秦岭遇险驴友中,陕西省的民间户外救援志愿组织渐渐被人熟知。但同时,这些公益特征明显的救援队,因其身份尴尬,让很多拥有激情的野外救援志愿者处于孤独被动的境地。

  救不救人?怎么救?谁来买单?怎么救自己?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痛。如何规范应急救助制度,让野外救援志愿服务从激情回归理性,不但是志愿者和NGO组织需要解决的,更是获益的政府部门需要认可和支持的。

  5月28日傍晚,省人民医院外科病房里,陕西曙光救援总队宝鸡支队的天网(在救援队中的网名)费力地动了动右手手指。

  两天前的鳌山救援中,一条秦岭蝮蛇袭击了他。当时他正带领7位队友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救援。“明天我肯定出院,感觉好多了,住院花了不少钱,不能再待了。”天网的右手还是有些笨拙,药膏涂满了整个前臂,吃饭还需要喂。

  一些并不相识的户外救援志愿者赶来医院探望,有人临走时留下几百元钱,以帮助天网支付因救人致伤的医药费——秦岭蝮蛇这一口,正咬中陕西省志愿者们数年义举下的软肋。

  搜救驴友时被蛇咬,被送医院时已近昏迷

  5月26日夜,天网接到一个求救电话:两名外地驴友消失在鳌太穿越路程中。作为救援队值班副队长,5月27日凌晨5时,他就带领7名队员从宝鸡市区出发,上午8时在太白县鳌山附近进山。

  时间就是生命。户外救援不同于普通的户外穿越,需要抢时间抄近道,走没有人走的路。“靠近中午,能见度和温度都好,正是赶路的好机会。”有着十多年户外经验的天网,一直在前面开道。

  “草又高又密,我就是扒拉草寻路时,以为是什么扎了一下,”天网说,身后的队友看见了跑开的蛇,迅速凑了过来。他在天网的右手上发现了蛇牙咬过的深痕,赶紧拉过手指吸血。同时,另一个队友追上没跑远的蛇,打死后,剁下了蛇头。当时是上午11时刚过。

  谁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因担心被毒蛇咬伤,队友只得陪天网下山求医,5名队员继续上山。对讲机中得知消息的山下队友,赶紧叫救护车。快到下午1时,天网才到山下,上救护车时,他的胳膊已经肿了起来,呼吸有些沉。

  他被拉到宝鸡,但当地医院没有抗毒血清,随后被紧急转往西安。有志愿者在微博上发出求救信息,下午接近5时,救护车下了西宝高速,跟着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执勤交警的警车,救护车赶到了有抗毒血清的省人民医院。

  “进医院时意识已有些不清醒了。”天网已回忆不起来入院时的情形。事后,他才知道入院押金是几个队友凑着垫上的。

  5月28日夜里,躺在病床上的天网跟记者说:“又多了个教训,那种草多路段快速穿越时要戴厚手套。”他甚至觉得有些幸运,一是队友刚好有经验处置,二是出事位置容易下撤,“再远了,真不知道能不能下来了”。

  就在那天中午,失踪的两名外地驴友被找到。当时山中大雨,两人蜷缩在红水河上游的帐篷里,一人腿部受伤,另一人脚踝扭伤不能走路。其中一人获救前已写好遗书。

  “鳌太线,我碰到的遇难驴友遗体有20多具”

  天网事后才了解到,5月27日上午,他们上山后,后来赶到的陕西蓝天救援队、陕西应急救援总队和陕西曙光救援总队百余名救援队员也纷纷上山,开始多区域网格式搜救。当夜,至少40名救援志愿者扎帐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度。

  当失踪驴友被找到的消息在对讲机里一传播,所有的救援队员随即下撤。其中一组救援队员,直到14个小时之后,才艰难出山。他们中,几乎人人冲锋衣都有挂开的口子,并不同程度地擦伤和冻伤。

  秦岭中最受关注的穿越路线就是鳌太线,它也是近些年事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点区域。

  鳌太穿越线西起宝鸡市太白县海拔3475米的鳌山,向东顺着秦岭主梁经海拔3523米的太白梁,最终到达眉县境内的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拔仙台。此段路线在卫星地图上只相距40多公里,可实际穿越至少需要迂回120公里。全程属无人区,天气变化极端,大雪和8级以上大风随时发生,沿途得不到补给,该穿越线路被公认为国内顶级超强自虐徒步穿越线路。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上,绝大多数手机都没有信号,一些驴友不携带对讲机,即使遇险可能也无人知晓。

  “鳌太线雪线以上,我碰上的遇难驴友遗体有20多具,在那里都几年了,也不知道是谁。”太白县山民田乖绪,曾数次担任救援队向导,常去雪线以上无人区采药。

  尽管山难一次次地被媒体报道,可趋之若鹜的驴友依旧远道而来。国内很多驴友在网络上联系组团,随意找家陕西本地的户外俱乐部,便跟着良莠不齐的向导或领队,开始危机四伏的鳌太穿越。

  “即使本地最资深的驴友,有多次穿越鳌太线经历的,每次穿越前也要准备数月,把山上所有的危险都要细细梳理准备一遍。”陕西蓝天救援队队委A98如今已经有些厌倦鳌太线上不知深浅的冒险者,可每次出现事故,他都会第一时间和队友赶到登山口附近。

  曾完成四季独自穿越鳌太线的陕西省女驴友踏雪,在最近一次的冬季穿越中,几乎完成了鳌太线往返穿越。但这次穿越,她几乎准备了一年,食物给养准备精确到克,但就是如此,也在穿越中频频遇险。

  为减少危险发生,太白县多次在鳌山等山口发布公告,阻止驴友轻率组团登山。该县生态办也每年宣布封山期,并要求登山季上山的驴友事前登记,可鲜有驴友遵从。

关键词:民间救援队 驴友 

上一篇:长沙到香港两年后有望开通高铁 “湘港”4小时可直达

下一篇: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房车”“氧吧之旅”成亮点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