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模式单一导致“古镇疲劳”
www.seelvyou.com     2013-08-29 09:14:43    来源:中国侨网    点击:

  把古镇还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才是古镇的魂,让他们享受到古镇开发带来的正收益,自发自觉维护古镇的一砖一瓦,保持古镇独有的文化和传统,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这段时间,业界在讨论“古镇疲劳”的问题,说的是红极一时的古镇旅游,随着开发模式单一雷同,十年如一日的不思进取,加之因“新一代人对旅游和休闲的认知改变,以往在古镇寻觅小资情调现在变成了矫情”,以及类似凤凰古城“自毁长城”等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游客对于古镇的兴趣正在减淡,“古镇热” 似乎正在进入一个下行通道。

  有报道称,由于不少企业看不到投资回报导致资本抽离,越来越多的古镇正陷入难以后续开发和维持的困局中。以重庆的古镇开发为例,涞滩古镇目前处于无开发经营的状态,北碚偏岩古镇更成为外来资本的“死角”。雪上加霜的是,来自旅行社的数据显示,传统的古镇游人数今年上半年较以往呈下降趋势。凤凰古城、丽江古城、江浙等地著名古镇,都未能幸免。

  公允地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一场持续了十多年的古镇开发热潮,感谢那些当初独具慧眼,能够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寻常巷陌中感知美和价值的人,感谢那些先知先觉的资本。是他们让全国人民、全国的地方官员明白了侥幸从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古建、古街,具有如此大的价值。前两年,我在湘西一个很偏远的山区里,走进一座清朝留下来的将军府,里面还住着不少当地村民,尽管难以开发,但是这座建筑也已经被当地政府列入文物保护范畴之内,不允许村民或外来者破坏。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是,不少地方,即使那里只剩下一两块残砖破瓦和一个古镇的名字,也在雄心勃勃地规划古镇旅游开发……

  为官一方,一届5年。听一些在地方政府任职的朋友私下感叹:5年太长,只争朝夕。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安安心心干满5年的,“想要进步”的人,到第 3个年头就开始着急了。没有资源、没有工业的情况下,谁都希望自己的治下能冒出个乌镇、丽江或者凤凰,那就是聚宝盆,GDP数字绝对漂亮,手里有资金,啥事都好办,升迁自然也快。于是“圈古镇、迁居民”的开发模式受到各地追捧,因为这个最快,最易出政绩。

  然而,十几年下来,游客们的新鲜劲过了,开始觉得不满意。我想大家都开始有共同的感觉――古镇里面建设的是好,漂漂亮亮,古色古香。但里面的人都是商人小贩,说话的口音天南地北,对古镇的历史文化没什么认知,对当地也没有太多感情。更加糟糕的是,这种情况就像病毒传染一样,到全国哪个古镇,都感觉雷同。当一个古镇没有了当地人生活的气息,只有商业味,还真就是一个躯壳,一张画皮。就我个人而言,相比较这种“形聚而神散”,我更喜欢“形散而神聚” 的地方,更希望信步走入一个小镇,发现里面的人在“诗意地栖居”,那得多欢喜?!

  我其实不赞同“古镇疲劳”的说法,古镇何尝疲劳?一茬一茬的人生生死死,它该在那里还在那里。我们疲劳的是古镇背后那急迫的、不尊重当地百姓的开发模式,眼光短浅的短平快行为,并不是真心“活化”古镇而是为了“活化”自己的小九九。

  把古镇还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才是古镇的魂,让他们享受到古镇开发带来的正收益,自发自觉维护古镇的一砖一瓦,保持古镇独有的文化和传统,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游客始终爱这样的地方。

关键词:开发模式 古镇 

上一篇:不要“妖魔化”中国游客出境游

下一篇:组团顺刀叉 游客怎么了?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