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外出旅游应提前做好紧急预案
www.seelvyou.com     2013-09-24 14:38:36    来源:千龙网    点击:

  十一长假马上就要到了,许多人都在上网查询攻略,盘算如何利用这个假期外出游玩,甚至能走得远些。金秋十月也是旅行的黄金季节,天气不冷不热,一些人也打算十一长假连续休假。

  外出旅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跟团游、背包自助游、自驾游……外出旅行谁都不希望有什么意外发生,为了旅途顺利,出游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工作,并且了解一些常见突发情况的处置办法,提前做好预案,哪怕用不上也好过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外出旅行前,攻略中总会提醒别忘带一些常用药品,必备的外用药、感冒药、腹泻药、晕车药……一些慢性病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患者,还要带上常用药品,并注意按时服用。

  出门旅游是件高兴的事儿,但多位专家都特意叮嘱,一定要量力而行,对自己不熟悉的游乐项目要慎重尝试,行程也不要安排得过于劳累。总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很棒,不顾自己的年龄或身体条件,深海潜水、长时间泡温泉、攀爬险峰……意外真的发生了,都悔不当初。

  别让晕车(船)使旅途难行

  如果在旅途中发生晕车反应,首先争取和其他旅客调换一下座位,坐在车的前部或临窗通风的位置上,身体要坐正,眼睛向前方看,不要向一侧看,或者将眼睛闭起来,保持平静和平稳的呼吸,因为车窗外快速闪过的物体会引起眩晕和加重病态感受。以往经常晕车或体弱多病的人出行前要带上乘晕宁等预防晕车的药品,并在乘车之前30分钟服用。

  如果发生晕车反应,立即口服乘晕宁1-2片可缓解症状,如果没有带乘晕宁也可用感冒通替代,在太阳穴涂些风油精或清凉油也可以减轻症状。也可采用刺激、按摩穴位的方法如虎口正中的合谷穴,手腕部位的内关穴,体前正中的膻中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等。如果有恶心呕吐,可以将腰带束紧,减少腹腔内脏的振荡,也能使恶心减轻。

  民间也有许多偏方对预防和防止晕车有一定的作用。如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将鲜姜切成片,行驶途中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对预防晕车有一定作用。

  另外,出行前注意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防止疲劳,在车、船、飞机上不要看书。保持愉快情绪,放松心情或和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

  秋游也要防过敏

  秋天是花草成熟、叶落草枯的季节,食物和空气中的致敏物质会大量增加,尤其是各种微小颗粒的花粉会随秋风飘入过敏者的眼睛和鼻孔,进而引起鼻炎、结膜炎、哮喘以及皮肤过敏。加上秋天气候转凉,人们一时还没法适应,各种病毒会乘虚而入。风寒、风热之外邪侵袭肌肤,发病急,来势快。旅游途中大部分时间在户外,会使皮肤变得过于敏感,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也有的对海鲜或干果、水果过敏,如芒果甚至桃子,有些人吃了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每年国庆长假之后,来医院看病的各种过敏患者都会成倍的增多。

  对于秋季过敏症应以预防为主。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应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外出旅游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净,多吃蔬菜瓜果,增加体内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秋季尤其是晴朗有风的天气最好减少外出,如果外出郊游最好穿长袖衣服,戴上口罩、围巾和风镜,对水果过敏的患者要远离过敏性水果。到海滨城市旅游,要禁受得住海鲜食品美味的诱惑,海鲜鱼、虾、蟹等均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吃海鲜时不要喝啤酒,因为啤酒中的酒精与海鲜食品同食会诱发全身性过敏。

  出现过敏反应,一般可服用抗组胺类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以及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过敏比较严重的,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等。平时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抗过敏类药品,以作紧急时备用。

  旅游警惕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旅游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 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解毒: 如果是因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食物中毒重在预防,外出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不洁变质的食物,不要贪吃路边摊点上的“美食”,不要喝生水。外出旅游容易疲劳,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都会下降,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要过度熬夜和暴饮暴食。

  野外旅游不要招惹马蜂

  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从春季至夏季,随着季节变化,气温升高,胡蜂活动日趋频繁,其生长、发育、繁殖、筑巢速度也逐渐加快。但胡蜂在每年的10月左右,随着气温下降就开始离巢,寻找越冬场所了。胡蜂喜欢寻觅墙缝、草堆、柴垛、树洞等向阳、避风能维持一定温度的小气候条件下群集越冬。当蜂巢受到威胁时,蜂群为保卫蜂巢,总以群攻的战术打击“敌人”。当人们有意或无意触动其巢时,哪怕被一个或几个胡蜂瞥见,即可引起胡蜂自卫之本能,胡蜂能立刻发出信息引巢内蜂飞出,并可正确选中目标加以群起凶猛攻击。

  胡蜂的毒性很大,民间“10只马蜂蜇死一头牛”的说法其实并不为过。马蜂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蜇人,在山野丛林活动时,不要乱捅蜂巢,以免群蜂攻击;如不小心触动有蜂巢的树枝、灌木,引起蜂群骚动,千万不要拔腿狂奔,而应就地蹲下,屏息敛气,纹丝不动,可用随身携带的衣服草帽遮挡颜面和头颈,耐心静候十几二十分钟,等蜂群活动恢复正常之后,再慢慢退却,以躲过“劫难”。

  被马蜂蜇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此时,应马上涂抹一些碱水,使酸碱中和,减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当时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此外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但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那样不但不能治疗,反而会加重肿胀。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用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死亡。

  外出旅行不要让尿憋“死”

  在家千日好,出门日日难。旅途中最难的是上厕所不方便,大小景点,人满为患,上厕所排成长龙,尤其是在高速路上坐长途大巴,憋尿是常事。长时间憋尿可导致泌尿系统疾病和排尿性昏厥以及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出发前及旅途中减少液体摄入量。但减少不等于不喝水,当条件允许时,应保证必要的饮水量。因尿量的减少易增加感染、结石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气候较为炎热的旅游区或体能消耗大的时候,应适量补充水分。

  尽量不憋尿,有尿意时及时排泄。尤其是在坐长途车之前应上厕所,提前解决排尿问题。如迫不得已憋尿则应避免憋尿时间过长,坐长途汽车司机一般应每2-3个小时停车休息,让大家上洗手间。如果内急难忍而司机没有停车,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长时间强憋,要提前提醒司机停车排尿。

  排尿后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增加排尿次数来降低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几率。同时,长时间憋尿后排尿应注意起身或站立不要速度过快,排尿时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发生排尿性晕厥。

关键词:十一  旅游 紧急预案 

上一篇:大绿鸭、翘尾鸭凑热闹 法官解读"山寨鸭"是否侵权

下一篇:出境旅游要想玩得好 有哪些必知的基本礼仪?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