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马蜂窝事件作者梓泉:我是第一个敢报的人
www.seelvyou.com     2018-10-23 10:46:12    来源:搜狐科技    点击:

  马蜂窝数据造假事件持续发酵,面对一连串用数字说话的指责,马蜂窝不仅选择了用数据回应,还一纸诉状将涉事的数据提供方深圳乎睿数据有限公司、文章撰写者丁子荃(下称其笔名梓泉)告上法庭,起诉的事由是名誉权纠纷。

  从10月20日深夜,梓泉在乎睿数据团队提供的数据支持下,在自己的公众号“小声比比”发布第一篇文章《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到10月21凌晨第二篇文章《马蜂窝开始毁灭证据了,但这水平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发布,两篇文章的阅读量累计已经突破了150万。

  第一篇文章写道,马蜂窝所宣称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里有1800万条数据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过来的,并宣称以“一字不落”才算抄袭的标准,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官网声称的总点评数的85%。

  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对马蜂窝UGC内容主要板块“游记”与“问答”内容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质疑。报告提炼了160万篇游记,从评论中找到了诸如“有没有详细介绍”(回复3238次)、“没更新完吧,等楼主更新哦”(回复3234次)等21条最频繁语录;同时通过抓取49万余位用户近158万篇游记,发现其中有7%的游记疑似营销游记,而且平均被顶次数是普通游记的364%。

  10月22日早晨7:49,马蜂窝对发布在公众号“小声比比”正式发出声明称: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但从声明的意思来看,尽管数据微少,马蜂窝也侧面承认了虚假点评的存在。

  对此,梓泉在10月22日深夜更新的了文章《我承认,我们是有组织攻击马蜂窝的》中对马蜂窝提出要求:公布声明中“已被查证”的有组织的攻击行为,否则将视为诽谤,并且发起反诉。另外,作者还称期待着法院作出公正的裁决,因为“这个案子最终将决定未来中国二十年的互联网走向”

  乎睿方面对于诉讼的态度则是:已对大量可疑行为进行视频录屏,截屏截图和司法公正,并掌握了一些接管抄袭账号的马蜂窝内部员工信息。除此之外,乎睿数据还提到,马蜂窝事件纯属顺手为之,没有针对任何个人或企业。

  搜狐科技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文章的作者梓泉并对他进行了专访,让他来谈谈对整个事件的看法。

  搜狐科技:怎么看待马蜂窝的官方声明?

  梓泉:我觉得他们的回应:偷换概念,避实就虚,而且顺手甩锅。

  官方声明中称点评数据只占UGC数据的2.91%,其他都是游记和攻略。按照他们官方的2100万条点评数据可以倒推出有7亿条游记、攻略、问答,根本不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按照字数/数据量算的,那可能一条攻略的数据量能顶一万条点评,这样统计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是拿统计数据糊弄人。

  另外,被删掉的“微乎其微”的抄袭点评,合计约13.46亿字,约占总点评字数17.44亿的77%。另外他们对于在游记和问答板块的水军、商家营销现象也没有作出回应。

  用户习惯上,我觉得他们这样的解释(用户习惯在旅途结束后进行回顾和分享)有一定说服力,但是我只能说其他一些生活服务类app的用户习惯都不是这个样子。而且这样其实也没有回应为什么周中写的比周末要多,如果周末不写而周中集中来写的话,也不太科学。

  搜狐科技:有人说互联网造假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要融资的话肯定是需要数据的支撑。你觉得马蜂窝在这其中有多少“无辜”的成分?有多少“故意”的成分?

  梓泉:有关故意的成分我已经在公众号上说的比较清楚了。总结来说,第一是这些账号很多都有官方的背书,第二是这些账号很多行为非常的一致,第三是这些账号参与了很多官方的活动,比如有些“超级账号”也充当了游记水军,同时也扮演了问问题和回答的角色。

  一个账号在如此孜孜不倦地搬运各种不同用户的内容,而且还帮忙灌水,这个要是外部人来做的话是不是有点太不合理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故意”的成分,至少在点评这个板块是嫌疑比较大的。

  另外,游记板块里,水军现象以及商家营销很厉害,明显有营销痕迹的游戏被顶次数是其他人的将近4倍,另外“换头式”的游记也非常普遍。文章里提到的“小胡子”简直就是营销鬼才,我觉得他做海鲜店简直就是浪费了。他把马蜂窝营销的乌烟瘴气,但是同样的手法在大众点评上就没能行得通。

  我觉得我做这件事对马蜂窝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游客在看过推荐后去了这家店,结果实际状况特别糟糕的话,是对马蜂窝本身生态的破坏和对信誉的蚕食,应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警觉。

  搜狐科技:文章的评论中也有一些维护马蜂窝的声音存在,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梓泉:我没有意见,我觉得马蜂窝上本来是有一些还不错的游记,确实有他的可取之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它,我也没有说这家公司就应该推倒重来。我们文章论证的核心是一部分造假,我只是希望大家都这种水军、抄袭的事情更加重视一点。

  但是,就像一次考试,我得了80分,其中有10分是我抄隔壁的选择题,但是如果老师的做法是把10分从80分里扣掉的话,就会让大家都去抄袭,反正大不了抄了被发现就把这10分扣掉。

  就必须要有这种你抄了10分,那你这次成绩取消了的威慑。就像你不可能逮到所有的鱼,因此你要让逮到的一条鱼的代价让所有鱼都感到害怕。

  对于这种开先例的事情,一个公司受到的惩罚总应该比它所做的错事程度要更大一点。它可能现在承受的舆论压力要比它实际做的这件事的影响力要大一些,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不然所有的公司都会造假,作恶的成本也要相对高一些。

  另外,对于个别媒体在措辞上的微妙变化我也完全理解,这也是舆论的迷人之处,因为它很难被完全控制,否则资本就会完全掌控社会,普通人的权益怎么保障?

  搜狐科技:你做这篇报道的初衷是什么?

  梓泉:最初的初衷就是当时他们(乎睿数据)来找到我,我看了这个报告,我觉得这是个丑闻,而且是一个很有震撼力的丑闻,我想要把这个丑闻告诉大家。

  我没有接受到任何OTA类型网站的资助,我甚至没有接过他们的广告,之前还骂过一篇携程,应该是两三个月前。而且你可以看到,我之前发过很多文章,携程、百度、滴滴、自如,基本上所有的大公司几乎都批评了一顿。

  另外,我比较擅长讲故事。我看到一个内容,觉得可以理解,也有一定社会价值,我就把他做出来。我不像乎睿数据那样有数据分析的能力,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他们是数据的提供者。

  搜狐科技:一家公司的能量和一家自媒体的能量还是不对等的,你能讲讲这两天所面临的压力吗?

  梓泉:压力方面,面对投诉也还好,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最后这篇文章被删掉。其实在第一篇文章刚刚发布2小时后,马蜂窝就投诉说这篇文章侵犯商誉,第二篇文章也是类似的状况。最后腾讯的处理办法是把我们这两方放到了一个类似辩论的平台上,就是“争议内容”,说明这篇文章不会被删掉,这是一个好事情。

  另外,确实公司的力量很大,马蜂窝也是有很多的影响力,我们也是考虑到这样的事情。之前乎睿数据找过几家媒体,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就找到我的,但是我是第一个敢报的。

  搜狐科技:你觉得事件曝光后,维护了谁的利益?

  梓泉:首先维护的是这些被扒网站的利益,这涉及到他们核心资产的产权。

  第二是维护了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他们上到这个网站,很用心地写了游记,但是收到的全是机器人的回复,有人甚至试图和机器人产生互动,这两篇文章让用户了解到马蜂窝社区的真实生态,让他们不要在这种营销上浪费自己的时间。

  另外,这也是在影响互联网的投资环境。我们的资本市场对于数据尽调并不是很重视,大家最重视的事情是财务尽调,财务造假非常严重。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数据造假的动力要比财务造假更强,但是后果又比财务造假轻。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财务造假是毁灭性的,但数据造假可能大家都习惯了,比如昨天有人说:什么?2100万点评有300万是真的?

  大家都知道,UGC内容要是冷启动,只能是扒、抄、转,对吧?比如要做一个东西,一开始肯定就是水军,机器人。但是,当大家都把这个东西习以为常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效应,就是你不这么做就活不下来了。

  比如随便一个小公众号就买个7、8万阅读,一个主流门户网站发出来一篇只有1万,那这个数据就没法看,只能逼得主流媒体也去买阅读数。目前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泛滥了,大家都刷,就是恶性竞争,不管说法多么冠冕堂皇,营销甚至黑客增长之类的,都是虚假的繁荣。

  之前有媒体问我:你们自媒体现在有这样的影响力,现在大家又爱看大公司的丑闻,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样可能会对大公司造成的伤害?我当时就说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简单说就是你是考虑到更多消费者的利益、考虑到整个互联网投资环境的利益,还是考虑到一家公司的利益?

  搜狐科技:长期以来你一直都在做这类揭秘、抨击类的文章,如果今后持续做的话也会面临到一些“黑公关”的质疑和指责。那么做这些事,你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梓泉:拿我自己来说,我从大学开始写知乎,到后来我写公众号,上面的文章一直都是激烈的批判性质,尽管没有过任何的利益驱动,我从学生时代就是这样,我的高中老师可以作证,这就是我的动力。

  当然这对我变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别人一想到我写正面内容就知道我要接广告了。(笑)

  而且,我觉得这对社会来说,对于投资环境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

  另外,圈内类似的媒体也有很多。以铲除“毒瘤”内容为荣,我觉得做的也很好。我也给公众号差评写过稿子,当时第一篇就是揭露徐波(煮肘)的,那篇文章写完之后发在了微博上,差评的粉丝一下子涨了很多,后来他们继续约我写文章,我确实感觉,大家喜欢这种类型的文章,就逐渐写自己的公众号“小声比比”了。

  自媒体的环境给了我机会,放到传统媒体时代,很难想象像我这种暴躁的文章风格能够形成社会影响。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把这个故事讲好,是对乎睿这样特别踏实,带着很单纯目的的数据团队的一种回馈。

  从兽爷开始,一篇一篇文章可以去撼动很大公司的根基,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至于是否伤害到别人的利益,如果大家的利益都一致的话谁来说话呢?我不敢否认,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拿融资,也会有不敢说话的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甲方爸爸不敢得罪,这种事情我迟早会遇到的。

  但是我还是希望以后会有我这样的人,头特别铁的,我不敢说,我可以不说假话吧?对于我不敢写的东西我可以交给他,让他来做这样的事情。社会总是需要这样的人吧,如果每个人都会被搞定的话,那到最后就没有人能够反抗这个东西。

  反过来说,你说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大公司的丑闻,因为大公司的丑闻不容易被爆出来,能爆出来不容易。

  搜狐科技:您有什么想对马蜂窝团队说的吗?对他们有什么期望吗?

  梓泉:首先我觉得让马蜂窝的公关周末加班很不好意思,因为我自己以前周末加班我也很烦躁。

  马蜂窝是一家很大的公司,拿了很多的融资。投资他们的自然不是傻瓜。他们的CEO 陈罡肯定是比我有本事的人,那希望他更多能看到这些东西对他能有启发的部分,包括说到游记的水军问题,包括说到问答板块的机器顶帖问题,对他们的生态进化是有帮助的。而不是回应去说“一小撮不明身份”的人对我们进行“别有用心”的“捣蛋”。实际上从公关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也是失败的。

  我看他们声明的评论区有很多说“我过去用马蜂窝也很好啊”之类的回复。公关可以去团结这些人,但是公关应该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你需要让社会感受到你的企业是怎样去面对这个问题的。至于死忠用户,你可以去发私信去告诉他们你很爱他。但面对社会时应该想到,当面对不诚信的指控时你应该怎样去做。

  搜狐科技:有很多呼声,想让你们继续去扒其他的公司,其中小红书和抖音等呼声很高,会继续做吗?

  梓泉:这两天我们收到了好多类似的要求。希望我们扒的第一是小红书,第二是抖音,第三是微博。但实际上,乎睿数据爬取马蜂窝,整整花了4个月,因为他们抓取了国内外所有可以点评的网站,上下抓的点评几千万条了。而且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反爬虫技术,需要攻克,整个团队其实都是刚刚回国没多久的人,他们做这件事情怀着一种纯真的心态。

  我当然是想去尝试一下。但是我本人没有乎睿那么强的数据能力,因此我还得看他们的意向。如果他们不感兴趣的话,我就只能去做一些定性的研究,比如说目前的水军排名状况,黑市生态,一些观察性的。虽然不能作出热力图来,这些是我的兴趣,所以当然会去做!但是乎睿团队有自己的想法,我不能帮他们做决定,当然如果他们愿意继续挖掘,我肯定是希望全力合作。

关键词:马蜂窝 点评抄袭 数据造假 梓泉 

上一篇:中国国旅在海南免税行业一家独大:控股股东获海免51%股权

下一篇:同程艺龙将于周四过聆讯,通过IPO募集10亿美元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