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定导游不能讲野史、传闻 各国景区讲解词一览
www.seelvyou.com     2016-09-20 10:05: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日,《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修改稿中明确,对于北京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等景区,应逐步实行讲解员管理制度,未取得景区讲解员证的人员不得在该景区从事旅游团队讲解服务。

  记者探访发现,不同的旅行社导游在故宫、颐和园随团提供讲解服务时的解说词都是不一样的,甚至会随意穿插大量未经考证的传闻、野史。对此,颐和园导游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若苓表示:“所有讲解员都不能讲传闻、野史,必须讲有史料依据、有据可查的内容。”

  放眼海外,其他国家的历史名胜古迹等景区,对导游的讲解词是否有规定?传闻、野史可以成为讲解词的一部分吗?对导游有哪些管理制度?

  首先来看欧洲,了解一下俄罗斯的情况。《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导游证书,对于导游资质的考核,基本上是各个景点自主规范,集中培训后通过考核即可拿到该景点的导游证。尽管俄罗斯的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传闻、野史,但是要明确告诉游客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传闻。

  比如在莫斯科的导游证就无法在圣彼得堡使用,圣彼得堡不同的宫殿景点又有自己独立的导游证书培训和考试系统,不同景点的导游证也不可以乱用。俄罗斯也正是由于导游考核几乎都是各个景点自主规范,所以导游词按照路线和主题的不同,都有相对应的大致模板,内容实质相差无几。导游们被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为3至4个月,通过考核后即可拿到该景点的导游证。当然,传闻和野史也是一个景点相对最吸引游客的地方。导游完全可以穿插讲解,但必须要提前强调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传闻,绝对不可以歪曲历史,混淆视听。据有关报道,俄罗斯统一的导游管理制度将于2017年1月在相关法律修正案生效后得到解决。俄罗斯各地方也将有相应的考核委员会运作。导游至少应该接受过中等教育,而翻译导游则应该具备大学学历。

  接下来我们将视线转向亚洲,来看看韩国的情况。韩国首尔大学留学生张帅介绍,今年4月的时候,韩国曾经出现了一批歪曲历史,持假证上岗的假导游。假导游连带制造假证的犯罪分子被警方一网打尽,由于近年来来韩国旅游的游客爆增,其中以中国游客最为多,就使得中文导游的市场异常火热,加上韩国考导游证的话,相对来讲比较困难,所以就出现了歪曲历史的假导游。

  张帅观察,在韩国要想取得导游资格证并不容易,除了外语考试外,还有笔试和面试。笔试有四个科目,分别是韩国史、观光法规、观光资源解说、观光学概论。这四个科目的满分是100分,每一科要超过60分及格以上才可算通过笔试,通过笔试后,将会有外语面试,外语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随机问一个韩国历史文物,考生要用相应的外语来进行解说,所以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难取得导游资格证的,但是如果没有导游资格证,却去做导游的话,将会被处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以及一千万韩币,也就是折合人民币58000元左右的罚金。

  张帅告诉我们,在韩国的大部分景点都配有解说,一些景点还配有“观光警察”,帮助游客处理在旅行当中遇到的问题。韩国其实在各个景点大部分都配备有解说,一般是定时性的,比方说上午的10点是韩语,下午的2点3点是中文或者英语等等。但是由于游客来的时间都是比较随机,所以大部分的导游还都是旅行公司自己的导游进行解说。在一些著名的观光地方还会有一些观光警察,他们会帮助协调一些散客在旅行中出现的问题,游客也可以向观光警察告发或者投诉一些欺诈消费者等情况,这些警察也全部都会1到2门外语,大部分都是会英语和中文。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情况。《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导游机构,但是在澳大利亚的一些著名景点对于进入该景点的导游却有资格认证机制。

  澳大利亚并没有全国性的导游管理机构,换句话说,只要你认为能够对导游工作胜任,理论上谁都可以成为导游。但是大部分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都会通过1—2年的学习,取得旅游专业证书或者是专科文凭。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导游机构,但是一些澳大利亚的著名景点,对于进入该景点的导游却有资格认证机制,比如拥有著名的艾尔斯岩的澳大利亚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对于当地的土著居民来说,这是一片重要的精神和文化圣地。为了准确的传递当地土著历史文化,以及避免游客在不经意间冒犯当地的土著居民,自从2011年开始,该国家公园就规定,所以带队进入的导游必须通过该公园的导游课程考核,一旦违规将处以5千澳币约合2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至今为止众多导游包括使用中文的导游,很多人通过了资格考试,之后他们向游客传递的信息也较为规范,很少出现游客不满的现象。

关键词:导游 野史 北京 传闻 景区讲解词 

上一篇:优客旅游跑路 旅游B2B模式质疑声起

下一篇:中国游客去年境外消费占全球游客海外花费17%

分享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