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涨价:成本难题和收益结构瓶颈
www.seelvyou.com     2015-09-07 10:24:1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景区涨价”这个词已经有一阵没有出现了,这并不是景区经营者不想涨价,而是国家发改委有相关规定——旅游景区门票经过一次提价后,三年内不能再涨价。

  不过,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距离上一轮景区涨价已然三年,这意味着今年是旅游景区票价三年一调整的“解禁”年。

  记者9月6日获悉,有一批国家4A级以上景区已经或正拟门票涨价。涨价的背后是业者面对各类成本高企做出的提升收益选择,但更深刻的是折射出国内景区多年来一直处于收益单一化,衍生商品销售占比极低等问题,这导致景区除了门票提价,似乎别无他法来提升利润。

  涨!涨!涨!

  如果“涨”是在说股票,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拍手叫好,可惜这次的“涨”说的是景区门票价格。

  为了抑制部分景区乱收费、乱提价门票,国家发改委在多年前规定景区门票调价频率不得低于三年,即涨价过一次后,下一次涨价得等三年。

  然而颇有意思的是,原本这项规定是为了规范价格,防止乱涨价,结果规定一出台,很多景区都认为“既然三年才能涨一次,那如果我不涨价岂不是亏了?回头还得等好几年,那么无论如何都得涨价一下才行”。

  本着上述想法的景区非常多,根据记者多年观察了解,2008年左右诸多知名景区进行过一轮提价,到2012年左右,一些符合条件的景区又掀起了第二轮提价。掐指一算,今年又到“解禁年”。

  尽管国家旅游局方面并不赞成景区大举涨价,针对当前我国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的问题,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近日还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价。国家旅游局景区主管部门负责人彭德成对媒体表示,景区的门票价格关系到广大游客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这不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根本上也是不利于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的。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根据记者多方采访、业者反映显示,目前国内不少景区已经把“涨价”提上议程,部分景区甚至已经开始涨价,有些景区门票此次的涨幅超过20%。比如,四川碧峰峡野生动物园计划将票价从150元调至180元,上涨幅度达到20%。同属于四川地区的知名景区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等暂未有明确的调价计划。

  另外,福建清源山、南京莫愁湖、广西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甘肃麦积山、湖北利川大水井旅游景区等,均公布了涨价时间表。其中银子岩景区拟从65元/人次上调至85元/人次,调价幅度达到30.8%。

  而上海知名地标——东方明珠日前发布公告,将于2016年3月1日调价,门票从原本的220元(含太空舱)上调至240元。

  成本难题和收益结构瓶颈

  景区涨价的第一大原因当属成本。

  “景区每天的客流量不能保证维持高峰,旅游总是有淡旺季节的,但是不论游客来与不来,景区的成本都是放在那里的,不会下跌,反而上涨。这几年,人工成本逐年上涨,你知道员工的薪水涨幅有时候可以达到50%吗?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维护和建设成本,一座自然山水景区的维护和建设成本,一年可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里的维护除了日常绿化、道路养护之外,有时候你还要新建一些设施,光是开一条新的山路或者安装一些上山的机械装置就动辄千万元投入级别。这些成本都要消化啊!”曾经营齐云山景区多年的叶先生透露。

  而此次计划涨价的四川碧峰峡野生动物园方面也坦言,涨价与饲料成本、员工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新项目开发等投入加大有关。桂林荔浦银子岩景区和湖北利川大水井景区则表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停车场等建设导致成本增加巨大。

  记者注意到,国内景区与海外景区在用工方面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即海外很多景区采用的解说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志愿者,他们不论男女老少并不需要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景区接待工作,所以景区单位不需要承担这部分成本。但国内景区几乎都不可能这样运作,因此要消化相关成本,似乎就得依靠涨价。

  另外,海外很多著名景点都有国家相关部门的补助,因此不需要担心经费问题,即便有些维护费用上涨,其也不用太过担心,不需要通过门票涨价来消化。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景区表示,虽然有时候也有部分补助,但大部分还是自负盈亏,甚至有些地区还要依靠景区收入来增加当地税收,这令景区经营者压力巨大,这更引发了景区有涨价的意愿。

  “然而,归根到底,还是国内景区的收益结构太过于单一化,除了门票几乎没有其他收益渠道。在海外景区,衍生商品的收益占比可达到50%甚至更多,比如美国迪士尼乐园超过50%的收益来自于餐饮、酒店住宿和授权商品消费,但是本土的主题公园其衍生品或餐饮等收益占比大多不到10%,因此要消化高企的成本,经营者们只能依靠门票涨价来解决。”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指出。

  那么衍生品或多渠道收益的开发这么难吗?

  答案是肯定的。

  记者走访多个景区并采访诸多业者后了解到,中国的景区缺乏海外景区对于文化内容的商品开发能力,几乎大多数景区卖出来的所谓“旅游纪念品”都千篇一律,而且与当地景区本身的文化几乎毫无关联度,这让客人根本没有购买欲望。

  因此,当门票成为本土景区经营者们唯一提升利润的“救命稻草”时,涨价潮也就难以避免了。

  “要让国内景区经营更加健康地发展,必须要从根本性上改变景区收益结构,加大旅游商品研发能力,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还有游客的理解,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赵焕焱坦言。

关键词:景区涨价 

上一篇:8月全球航班准点率报告:内地航企再次全线垫底

下一篇:“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 旨在“去出租车化”

分享到:
回到顶部